MENU
关于理工

【特别报道】何以为人师——师德建设大家谈之三

突破、付出与坚持

 

经济管理学院 李燕

 

在2016年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修培训总结会上,我谈了从教多年的工作感触:站在三尺讲台已近25年,按理说讲课、教学已是轻车熟路、驾驭自如,可是近年来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和压力感,如果还将授业解惑困在教室中,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模式,已经不能获得教书育人的成就感,更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。

 

好的老师,需要不断突破自己

 

从一门课程做起,突破自己。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,溯本求源,就从教学这一本职工作、从自己承担的一门课程开始,将多年来精心积累的课程教案放下,打破传统的以“课堂学时为核心开展教学”这一范式,打破学时、教室的时间和空间束缚,将教与学的全过程从课堂扩展为课上与课下,针对教学目标、内容、环节、方式、考核等各方面重新思考和设计、组织和实施。课上讲什么、课下学什么,课上如何讲、课下又如何学,这些探索与实践,不仅极大程度地解决了课堂学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,更增强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和能力。

从实践育人做起,突破自己。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创新素养、实践能力需求的日益强化,迫使自己不断思考:一名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上课、上好课吗?学生创新、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围绕课程的实验实训就足够了吗?近些年,我不断调整教学视野和教学重心,在完成课程与实习教学任务的同时,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工作作为核心内容,纳入自己每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范围和任务之中。而为完成这一新的教学重点,不仅积极参加相关学习培训、交流与研讨,而且在创新创业设计、组织、考核,以及与课程教学的贯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有益探索。

 

 

好的老师,需要倾心付出

 

推行新的教育教学设计,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记得最初几年自己探索“课上+课下全过程”教与学的时候,课上会把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、要求、目标、考核布置得很清楚,并反复强调,但是学生对此的重视度、自觉性以及效果都不是很好。通过认真反思和仔细观察,发现这种仅停留于课上的布置与强调、将学习任务推给学生的单一方式和方法并不合理和科学。作为老师,课下教学也要下足功夫,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。为此,我实施了以课下答疑为主要载体、贯穿整个知识点的综合实践作业为内容,以小组团队为主要形式,分别指导各组学生课下学习环节和学习过程。比如3个班近百人,以6人左右为一组,一对一答疑指导、交流讨论。起初一周答疑一次、一次多组,后来调整为每周4次、每次1组,整个学期循环进行。通过近距离接触学生,不仅能及时跟踪、深入把握他们的学习动态,而且强化和巩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,更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质量。

 

好的老师,需要长期的坚持

 

突破自己,不是那么容易的。一天下来,不仅要完成“课上+课下、全过程教与学”,还要精心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,以及其他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,突然发现事情多了许多,一度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。打破自身原有教学定式,探索新的教学模式,并非一时地全力付出就够了,这需要长期不断地反思、总结和完善,需要即使在探索中出现各种问题、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之时,也能坚定培养学生的信念,坚持不懈走下去。

我与一名好老师的标准还有差距,但是我想:一名好的老师,并不是一定要做一些所谓“高大上”的事情,而是从自己工作中最基本的点滴着手即可,只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初心、突破自己的信心、肯付出能坚持的决心,就一定会获得学生的认可和爱——这不就是我们每个老师一生之所求吗?

 

(供稿:党委宣传部  新闻中心  审核:于英焕  编辑:贾惠淇)